青椒[大學青年教師別稱]

青椒,是高校青年教師的簡稱,通常是指初入職場、年齡小於35歲、中初級職稱的一類人群。由於家庭背景、自身素質、專業出身的不同,他們的命運迥異,但都會面臨著工資收入、婚姻戀愛、職稱評定等共同問題。

青椒,大學青年教師的別稱。

先談談工資收入。應當說,高校青椒的工資由職務工資+績效工資2部分構成。青椒們的職稱偏低,職務工資當然不高,擔任PI的科研項目不多、不具備指導研究生資格,績效工資中只剩下課時補貼一項。按照南京高校的薪資水平,青椒們的工資應該在每月5000~7000。

需要指出的是,工資不等於收入,年底還有績效。在階層日益分化的今天,同為工資微薄的青椒,經濟狀況可能天壤之別。青椒們的經濟狀況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1)官二代、富二代,這類家庭出身的青椒們在高校的比重不高,但呈增加趨勢,他們的父母根本不希望依靠子女養老,反過來每月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給子女大筆的補貼;

(2)中產階級市民家庭出身的獨生子女,這類青椒的比重在高校的比重較大,特別是985、211等名校,當然,這些青椒的收入中工資部分可以看做是零花錢,衣食無慮;

(3)出身貧寒、但擁有一技之長的青椒,這些教師多為建築、設計、財經、計算機等套用型專業出身。依靠一技之長,通過校外兼職的途徑,這些青椒混個溫飽的滋潤生活問題不大。

(4)出身貧寒、毫無一技之長的理科男、文科女。毫無疑問,這些青椒是高校中真正需要關懷的對象。筆者曾經見過,一個為了賺取40元一學時的課時費,多年每學期工作量高達800學時的文科女,年紀輕輕就換上慢性咽炎、腰椎間盤突出、甲亢等等多種疾病,30齣頭面容就如同飽經滄桑的中年婦女般蒼老。值得慶幸的是,這類青椒在高校的比重不大,且隨著高校專業結構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優勝劣汰的劇烈調整而逐漸減少。

再談婚姻家庭。如同經濟收入,青椒們的婚姻家庭也呈現出日益分化的格局。不出意外的,官二代、富二代青椒的婚姻家庭最為幸福。這類青椒家庭具有這樣幾個特點:相貌、收入、家庭背景等門當戶對的比重大;夫妻均在高校、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所謂鐵飯碗部門比重大;夫妻雙方或為讀書期間相識、或為雙方父母利益撮合,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礎。排在第二位的屬於小康家庭出身的雙獨子女青椒,婚房購買、婚宴操辦、第三代撫養全被愛子(女)心切的父母包辦,自然他們的婚姻也美滿如意。第三種屬於湊乎性婚姻,基本屬於“外地屌絲男+本地企業女”構成,屌絲多系戶籍外地、家庭貧寒、空有高學歷但無創收一技之長的高學歷男青椒,在崇拜權錢的婚姻市場上缺乏可以討價還價的砝碼,妻子多系工資低微、穩定性較差的企業女子,如超市收銀員、醫院女護士、企業操作工、商場打工妹。由於文化差異大、經濟收入不穩定,貧賤的夫妻導致不穩定的婚姻。南京某高校一個大齡屌絲男,由於上述的原因竟然在數年間離婚2次,最後無奈何近水樓台找了個年齡差距較大的女學生。

最為悲催當屬高校青椒中的剩男剩女。客觀地說,這類青椒的比重很小,剩男多系家庭貧寒、自身條件較差、情商不高的農村男,剩女多系相貌平平、個性較強、性格內向、學歷偏高的外地女。南京某高校一剩男,因自身條件不足在類似非誠勿擾的婚戀市場被屢次滅燈,生理需要的驅動使這位大齡剩男在課堂上對著女生髮表了與教師身份了不合時宜的話語,被取消教師資格後精神奔潰送往南京腦科醫院。南京某高校一大齡剩女,系中國TOP3名校博士畢業,由於學歷太高、相貌平凡,加之戶籍外地、交際面太窄,年近30尚無如意郎君。傷心之餘,決意浪跡海外。據為她送行的同事敘述,在登上飛機,告別可愛的國度一剎那,這位堅強的女博士忍不住嚎啕大哭、淚如雨下。需要指出,青椒中的美女,只要情商不要太低,愛情婚姻總是美滿幸福的。自古以來,作為一種稀缺資源,擁有姣好相貌、高學歷的女子,可以不問家庭、不問出身,永遠是商界、政界成功男士苦苦追求的對象。

職稱,可能是所有青椒麵臨的共同問題。客觀評價,在到處追求績效的中國高校,職稱本身與工資的關聯度並不大,眾多青椒追捧高職稱的原因,無外乎知識分子高職稱的名譽、潛在的獲得更多科研經費與額外收入的附加值、更高的職業飯碗的保障度三個。在高級職稱指標普遍稀缺的背景下,職稱的競爭度,與所處高校的檔次成正比。在一些排名靠前的985高校,由於歷史悠久、高級職稱指標甚至出現普遍超標的現象,在這些高校,職稱評定門檻之高,甚至違背了科學發展的規律。南京某高校規定,正高職稱的評定,除學歷、資歷要求外,需在國際雜誌發表IF>36的論文,陝西某高校則規定,高級職稱的申報,需符合三個一的最低標準(一項NSFC項目、一年以上留學經歷、一篇SCI核心),安徽某高校規定,高級職稱申報,需在該領域國際TOP2雜誌發表一作論文若干篇。在如此高的門檻下,海龜中的傑出青椒,自然會脫穎而出。行業大牛的弟子、智商較高而又勤奮努力的草根青椒,經過努力,也有可能獲得高職稱的稀缺資源。當然,毫無意外,相當一批青椒,可能會命中注定與高職稱無緣。在這種近乎非人性的高壓下,弄虛作假、選擇逃離就成為一種常態。筆者在為一些學報審稿過程中,發現多起論文數據作假、論文改頭換面中外文重複發表現象,一些自感升職無望的青椒則把教學科研的本職工作當成副業,全身心地投入兼職創收的大潮中。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高校合併重組、專業調整、人事制度改革、職稱評審制度的改革步伐必然加大,而青椒們的命運也必然隨著高校改革、巨觀經濟形勢的波動而演繹出跌宕起伏的人生悲喜劇。在人數占到教師總數60%以上的中國, 高校青椒無疑是高等教育持續發展的基礎。基礎不牢,則高等教育的大廈地動山搖。21世紀,載滿擁擠不堪的乘客卻一路向前狂奔的高等教育列車,當到達目的地時,卻發現滿車的乘客或被拋棄、或選擇逃離,只剩下寥若晨星的幾許官二代、富二代、學界大牛弟子、海歸精英,在倍感寂寞的同時,管理者是否應該反思:我們的高等教育到底怎么了?

如,《高校青年教師的“青椒”社會價值論》 丁建臣

青椒卡通形象 青椒卡通形象

《為“青椒”說兩句:青年教師貢獻大收入少》 文章來源:紅網 作者:成黎明 更新時間:2006-10-12

亞洲教育網 - 新聞頻道關鍵字搜尋:

《高校青年教師的“青椒”社會價值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